让其成为当时中国光伏企业最亮的星,同时也在2014年和2015年蝉联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
中国多晶硅发祥地乐山多晶硅起步早,上世纪六十年代,内迁到乐山的峨眉半导体研究所将多晶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90年代中后期,改良西门子法被研制成功,打破了俄、德、日等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根据二者所签署协议,隆基持有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15%的股权。
乐山京运通项目总投资70亿元,共建设24GW单晶拉晶、切片项目。2021年6月,通威和乐山市政府共同宣布再新增140亿投资,在乐山建设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随着一期投产,乐山基地将成为全球首个产能超10万吨的高纯晶硅生产基地。上下游产业集聚协鑫集成:10GW光伏电池2020年底,协鑫集成发布公告将在四川乐山市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除此,天合和通威通天合作也轰动一时,仍是以投资参股的形式,天合持股35%与通威共同合作投资光伏产业链项目,其中年产15GW的拉棒项目设立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总投资50亿,预计2022年3月底竣工投产。高测股份:20GW大硅片及配套项目高测股份乐山20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高新区五通桥工业基地,预计总投资额约16.49亿元,项目拟由高测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乐山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和管理
本次对外投资落实了公司向工业硅下游进一步拓展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发展光伏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隆基股份是国内生产硅片的企业,处于光伏硅料的下游,其董事会秘书办人士告诉记者,硅料上涨使得硅片成本上升,硅片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根据集邦新能源网的数据,去年年初,182mm和210mm单面单晶PERC组件报价都为1.72元/W(PERC是一种太阳能电池)。通威股份是国内一家硅料生产企业,董事会秘书办人士告诉记者,整个光伏产业存在产能错配的情况,上游产能少,下游需求大,上游涨价不可避免。在单晶料当中,如果后续加工一下,把硅料破碎小一些,就成了供下游使用的单晶复投料。不过,硅料大规模的扩产可能还暂时无法逆转短期内的上涨。
2月14日,合盛硅业发布公告拟投资175亿元,建设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 (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建设周期为2022年5月到2025年5月。从去年年初到11月份,G1硅片从每片3.15元上涨到5.12元,M6硅片从每片3.25元上涨到5.32元,M10硅片从每片3.90元上涨到6.20元。
事实上,通威股份也有一部分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其在去年半年报中表示,由于硅片供应紧张和价格的持续上涨,电池行业开工率普遍下调,毛利率明显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及组件销量14.93GW,同比增长92.68%,单晶电池毛利率11.65%。当周只有个别企业有2月份长单签订,其余企业新成交订单均为散单或补单,复投料主流成交价在24.3-24.5万元/吨。另外,全年进口硅料预计维持在10万吨左右,总计国内82万吨左右的硅料供应。
今年的硅料供应可以满足全球225GW左右的光伏终端装机。市场上关于全球终端装机量的保守预期和乐观预期分别为220GW和250GW。其他几家主要的硅料企业,在今年基本上也都有扩产计划。随着硅料价格年初以来的上涨,硅片价格再次上升。
信义光能去年年底宣布成立信义晶硅,于云南省曲靖市从事多晶硅生产项目,估计首期产能为6万吨,未来将分批扩产至20万吨。截止今年2月17日,182mm和210mm单面单晶PERC组件均价都为1.88元/W,一年多的涨幅不到10%。
综上预计,短期内硅料价格将延续持稳微涨走势。同时,另外一家硅片龙头公司中环股份也在12月份下调了各尺寸的硅片价格。
年初开始,硅料价格一直上涨。光伏行业上下游的利润分配格局,正在迎来变化。到去年11月,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6.7-27.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7.2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6.5-27.3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6.99万元/吨。隆基股份12月16日的价格数据显示,G1硅片的价格下跌到每片4.83元,M6硅片下跌到每片5.03元,M10硅片价格下跌到每片5.85元。需求方面,在产硅片企业开工率将持稳或略有提升,新增产能继续稳步释放,预计3月份硅片产量将环比增加1-2GW。通威股份人士告诉记者,去年通威的产能大概在10万吨,目前已经达到18万吨。
现在硅料的价格比较高,如果单晶料比例不高的话,盈利能力就差一些,因为现在市场主流就是单晶料。增量包括保利协鑫能源11万吨/年、新特能源2万吨/年、新疆大全4万吨/年、永祥股份12-15万吨/年、亚洲硅业3万吨/年,以及其他小计2万吨/年。
大全能源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亿元到58亿元,同比增长436.69%到455.86%。同时,该公司计划在乐山新增投资2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其中10万吨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规模将达33万吨。
根据硅业分会的数据,去年年初时,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8.5-9.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8.78万元/吨。根据隆基股份1月底公布的最新硅片价格,G1硅片涨到每片5.15元,M6硅片涨到每片5.35元,M10硅片涨到每片6.38元。
组件价格上涨缓慢通威股份董事会秘书办人士向记者介绍,硅料产品根据出炉成品的晶体形态不同,分为多晶料和单晶料。根据硅业分会统计,预计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86万吨/年以上,环比上一年度增加34万吨/年。硅料是光伏行业的上游原材料。隆基股份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硅料成本上升,硅片的价格也随之上涨,硅片价格随行就市。
硅业分会预计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86万吨/年以上,比上一年度增加34万吨/年。大全能源也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下游单晶硅片企业扩产提速、对高品质多晶硅需求增长明显,而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供应紧缺,因此使得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每个公司的技术能力不同,每种产品的出炉比例就不一样。硅料高涨使得相关硅料企业去年利润大幅增加,近期几家主要的硅料厂商公布的2021业绩预告都显示出超过一倍以上的利润增长。
相比之下,下游光伏电池组件厂商的盈利状况相对较差,很多企业都出现了亏损。到去年12月份,硅料价格有所下降,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2.3-23.8万元/吨,成交均价下滑至23.25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2.1-23.6万元/吨,成交均价下滑至23.06万元/吨。
且其中一家有长单成交,价格涨幅因此略微受限。因此,虽然大家仍然把硅料称为多晶硅,但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多晶硅基本都是单晶料,包括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等。硅业分会预计,今年的硅料供应可以满足全球225GW左右的光伏终端装机。上下游获利相差悬殊2月14日,通威股份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02亿元,同比增长5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3亿元,同比增长127.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82亿元,同比增长248.03%。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受益下游需求增长,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高纯晶硅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行,全年实现销量10.77万吨,同比增长24%。除传统硅料企业自身扩产之外,其他相关行业的公司也开始布局硅料生产。
比如,一季度投产的,二季度才能释放出来。协鑫集成表示,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光伏胶膜、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电池组件厂商东方日升和爱旭股份近期公布的业绩预告也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亏损,其给出的亏损原因都是由于上游硅料等环节涨价,导致下游利润受影响。
未来随着上游硅料的逐渐扩产,硅料价格整体应该是向下的趋势。随着硅料价格下跌,硅片价格也有所下降。